相关资讯

bim cim

BIM(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)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、建造、管理的数据化工具,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、信息化模型整合,在项目策划、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,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,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、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,在提高生产效率、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
随着BIM技术在国内的火爆,我们也利用BIM技术解决了许多传统设计与施工中的疑难杂症。而在随着GIS普及后,GIS吸收了倾斜摄影、场数据和点云等多源三维数据,三维GIS能力已是今非昔比,打破了早期三维GIS“中看不中用”的魔咒,在多个领域得到深度应用。

BIM和GIS的结合是双赢。在对接了BIM之后,GIS实现了从室外走进室内,从宏观走进微观,新一代三维GIS技术体系日渐成熟。

另一方面,BIM在结合了GIS之后,更容易涵盖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应用,既可以用于规划审批,用于建设期监管,更可以用于建成后的建筑运维管理。BIM在建设期间只能用几年,结合了GIS之后,则可以延续使用几十年,大大延长了BIM的生命周期。

IT的发展很快,当大家还在奋力消化BIM的概念,探索花样百出的应用形态时,一个相关的新概念又冒出来,这就是CIM!

大家可能知道,CIM是计算机集成制造(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)的缩写,不过那是40多年前提出的概念,不是今天讨论的主题。那么,与BIM相关领域的CIM是什么呢?

中国对CIM的理解在中国,近几年提出的CIM指的是城市信息模型(CityInformationModeling)。2015年,在上海数慧举办的规划实务论坛上,同济大学吴志强院士又提出城市智慧模型(CityIntelligentModel),进一步拔高对CIM的定义。吴院士指出,BIM是单体,CIM是群体,BIM是CIM的细胞。要解决智慧城市的问题,仅靠单个细胞的BIM还不够,需要大量细胞再加上各种连接网络构成的CIM才可以。

无论其中的字母I指信息还是智慧,CIM这个概念的提出,把视野从单体建筑拉高到建筑群和城市一级,给予智慧城市更加有力的支撑。

当然,要拉高到这个层面,仅仅有BIM设计软件是不够的,还需要GIS的参与。

在CIM中,GIS要提供四个方面的能力:

•提供二维和三维一体化的基础底图和统一坐标系统的能力;

•提供各个BIM单体之间连接网络管理能力,比如道路、地下管廊与管线等;

•提供管理和空间分析能力;

•大规模建筑群的BIM数据管理能力。

前三个都是GIS比较擅长和成熟的能力,第四个是GIS在CIM领域面临的新挑战。设计软件只需要加载单体建筑就可以工作,但在CIM层面,管理对象是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城市的BIM数据。

BIM的数据量本来就非常大,比如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的BIM数据就达250GB,由315万个三维部件组成。

这还只是一个建筑,可以想象,城市级的数据量加起来是什么概念!通过这几年的发展,GIS软件不仅实现了接入BIM设计软件的数据格式,而且实现了大规模楼群的BIM数据管理。

在中国,BIM+GIS的应用已在多个行业广泛推广,CIM+GIS的应用也正在开展。